汉服资讯
从古装扮演到生活化-谈谈汉服在济宁的变迁
10月29日阅读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一篇文章《高春明:中国服饰与中国文化》。因为其中有几处提到了汉服,以及对高春明先生的敬仰,笔者对该文章进行了认真学习。
需要强调,高春明先生为代表的服饰史领域的专家们,非常令人钦佩,他们的著作一直是吾辈学习研究的参照。
【汉服杂谈】从古装扮演到生活化——谈谈汉服复兴面临的错位感
然而,需要感叹的,是笔者不吐不快的“错位感”。简单地来说,就是我们在说的东西,与大众所理解的东西不是同一个东西。我们说的是A,但是社会上总是说成B。始终感觉我们和社会大众的观念是平行状态,没有对接在一起,撞出理解的火花。看起来汉服运动如火如荼,蓬勃发展,但实际上大多数朋友可能还是对其持有的是旧观念,并不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
高先生在讲座中的观点:“当有听众问及为何从古代的汉服到近代的中山装,发展到现代都渐渐退出中国日常服装的舞台时,高会长表示,首先,中国传统服饰中尤其汉族服饰,因其历史悠久、元素丰富,因此很难像其他民族那样简单地用一种服装样式标识出来;其次,无论是古代的传统服装,还是近代中西结合改良而来的中山装和旗袍,无论是从面料上还是样式上,都比较难以适应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因此在研究和保存之外,真正要在人们的生活日用中接续这一悠久的传统,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汉服杂谈】从古装扮演到生活化——谈谈汉服复兴面临的错位感
供图:经年汉服
这里面牵涉到2个非常重要而且普遍的观念。第一个观念就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尤其汉族服饰”是各种各样款式、元素的堆叠,一个朝代一种款式,一个朝代一个形象,特色鲜明,千姿百态。这个观念,就是“朝代论”,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反复辨析过多次了,而且也论述过,中国传统服饰中尤其汉族服饰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汉服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整体性的概念,而非一款又一款风格各异的款式简单相加。“很难像其他民族那样简单地用一种服装样式标识出来”,那是因为汉服是一个体系,不是一类款式,当然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样式进行标识。但是这个体系是有自身逻辑的自然生长体系,每种款式都是该体系的具体表达式。正所谓“大象无形”,我们每个人只看到了局部的一点点东西,从局部大致可以感受到整体的实质。但是不能说,我们所看到的是无数支离破碎的细节,用这些细节否定更高一层概念的客观实在性。
【汉服杂谈】从古装扮演到生活化——谈谈汉服复兴面临的错位感
供图:墨绯汉服
第二个观念就是,“古代的传统服装”亦即古装“难以适应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但是事实上人们往往没有想过,没有任何人整天都在匆匆忙忙地“快节奏”生活,每个人总要回到家休息、总要过年过节、总要需要各种人生典礼、总会出席各种或正式或隆重的场合……为什么给现代人直接限定在“都市”“快节奏”这样狭隘的范围内?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非常别扭的观念呢?试想大家除了工作期间十分繁忙外,其余所有时间也都是一刻不停地像陀螺一样旋转,甚至快到连衣服都不能穿宽大一点的?
其次,我们即便是穿着宽松一点的长款衣物,怎么就不能适应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了?是在纱厂做工吗?是在地里耕田吗?可能大部分都是在格子间里从事电脑工作。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现代人的穿着限定得那么狭隘?可能很多人忽略掉这样一个事实——高跟鞋不便驾驶机动车,女性驾驶汽车时需备平底鞋用以更换。那为什么没有人说高跟鞋不适应“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
【汉服杂谈】从古装扮演到生活化——谈谈汉服复兴面临的错位感
供图:镜水桐光
笔者正是穿着交领中衣外加窄袖长褙子,坐在电脑前打下的这些文字,为什么说“真正要在人们的生活日用中接续这一悠久的传统,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据笔者观察,目前有大量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里面穿中衣,外面穿工作服,混搭成为了一种潮流,甚至于365天的“日常党”也屡见不鲜。汉服体系中那么丰富的日常款、轻便装,十几年来那么多的人早就示范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穿着搭配汉服,已经早就融入生活了,但是人们永远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选择性忽视、选择性过滤掉、选择性遗忘。
所以现在最大的困惑是,这种强烈的错位感,真的让人深感无力。
也许要推广的,不仅仅是服饰本身,更要推广的是,关于汉服的观念。怎么说呢?我们一直在说,这是民族服饰,是现代社会可以应用的礼仪服饰,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但是大众永远理解的就是古装、影楼装、戏服和Cos,是一种小众爱好,仅仅是娱乐和“三坑”之一。
【汉服杂谈】从古装扮演到生活化——谈谈汉服复兴面临的错位感
供图:镜水桐光
原有的服饰观念是一个闭环。这个闭环是这样的:
服饰史相关理论——媒体和商业放大效应——社会大众固化刻板印象——专家学者继续加强原有的理论。
闭环的意思就是,该观念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支持和背书,不断循环加强,以至于形成普遍的“常识”。汉服运动之所以令人感觉很醒目,就在于:它一直在试图打破这个闭环,颠覆原有的刻板印象和旧有观念。
普通人不会去看文物和文献,他们的信息来源就是媒体电视剧等,而媒体电视剧又受现有的服饰史学术理论指导,最终在社会上形成关于民族传统服饰问题的“信息茧房”。
笔者分析一下这种“信息茧房”的思维逻辑:首先,看到汉服,以前只在电视上舞台上看过,好像古人穿这个,于是先入为主地判定为古装。既然是古装,那么很显然归属于服饰史范畴,自然要用服饰史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和解释现象。但是目前的服饰史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今天汉服现象,原有的理论体系无法解释了!要么否定汉服概念,要么很尴尬地强行解释。
这是因为汉服是不同于服饰史的一个新的学术课题,是要突破“古装”概念遮蔽,而展现出自己内涵外延的概念,当然会与旧观念发生冲突。
【汉服杂谈】从古装扮演到生活化——谈谈汉服复兴面临的错位感
供图:经年汉服
但是人类是这样的,遇到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会自行脑补出原因。比如说,媒体在报道时,会脑补出“这是因为看古装剧的影响”“这是小圈子的爱好”等等理由,强行进行解读。围观群众则会脑补出“附近是不是有演出”“这是日本/韩国人”“又搞漫展了”的想法,然后对这种解释表示自我肯定。大众即便发现了与旧观念的冲突,到了他无法自己说服自己的时候,这时的媒体和现成的服饰史理论又会非常努力地去把闭环修补好,始终把汉服从观念意识上钉死在“古装”的铁板上。笔者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媒体报道、商业活动时,总是喜欢代替大众思考,直接给一种现象下定义和打标签,直接就用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去解读别人的言行,并不会想着去引发读者思考、讨论。这与网络上激烈的争辩是不一样的,网络上观点激烈的交锋,有助于刺破“信息茧房”,所以汉服运动最初是从网络上兴起的。
古装,是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穿戴的道理。
现代汉服,是现代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使用的民族服饰。
这两个概念显然是不能等同的,也不能混用。
【汉服杂谈】从古装扮演到生活化——谈谈汉服复兴面临的错位感
供图:经年汉服
错位感就来自于每次汉服活动,耗费了无数心血,但是大众用旧观念解读你一次、媒体解读你一次、服饰史理论解读你一次,汉服的意义又被很大程度消解了。永远有一种,我们在搞我们的,是一种表演行为,而大众站得远远围观然后自行脑补的错位感。
因此,应该呼吁汉服运动的参与者,一起来建设自己的理论体系,需要有很多很多人思考和研究,不仅仅是服饰本身的款式,更要包括思想观念的思考和研究。
现有的服饰史理论,无法回答今天越来越火爆的汉服问题,只有靠我们自己去摸索、去努力,在实践中淬炼出真理来,建立起关于汉服的闭环,让社会才能够观念层面了解到我们到底在做什么,而不是让大众自己去脑补想象我们在做什么。
大众用固有观念消解汉服宣传的意义,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汉服杂谈】从古装扮演到生活化——谈谈汉服复兴面临的错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