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文章
【汉服】唐人的“半臂”江山
摘要:而半臂款的汉服则成为了夏日出镜率比较多的单品。
夏天的的气温,令人着衣如着“火”。
因此,部分宽大厚重的汉服已经不再适合日常穿着了,而半臂款的汉服则成为了夏日出镜率比较多的单品。
半臂由来
半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短袖上衣,是由汉魏时期的半袖发展来的,这种衣服“衣长及腰际”、“长不掩肘”,便于劳作,因此在民间较为流行。
有部分学者主张“半臂”为男子服饰的,因为唐代史料区分男子半臂和女子半袖。
沈从文先生的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其文中写到:“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
最初的可以分辨出短袖衣的文物始见于马山汉墓和马王堆三号墓的木俑。而半臂随后大量出现于隋唐时期的壁画,俑等文物。
唐代半臂主要和长裙一起穿着,一般穿在外衣之上,也有穿在中单之上,外衣之下的。
半臂有对领和套头式的U形低领两种,部分有和衣服同样花纹的领缘。唐半臂的初期的半臂窄小贴身,低领口套头的居多,而在武则天统治的末期,半臂变更为使用对领的形式,两襟通过系带系结在一起。
不合礼制的“奇装异服”
半臂由汉魏时期的半袖发展而来,受到“胡化影响”,在隋唐时成为了女子的摩登装束。
下图为永泰公主墓壁画上的持物侍女图。领首女官身后的侍女,梳着高髻,穿半臂长裙。套在襦衫外的半臂,让侍女们显得特别前卫、干练。
魏明帝曹叡,就曾因为穿半袖,被大臣好好教育了一番。
《晋书·五行志》记载,曹叡喜欢标新立异,经常戴着绣帽、披着缥纨半袖,不修边幅地接待臣子。有位叫杨阜的大臣,性格十分耿直。他实在忍不了,就上奏皇帝:“您穿的半袖,符合哪家子的礼仪?”性格暴烈如魏明帝者,听了杨阜的呛声,也只能默然无语。
后唐马镐《中华古今注》卷中,尚书上仆射马周上书云:“士庶服章有所未通着,臣请中单上加半臂,以为得礼。”且房琯的家法有“不着半臂”。所以即便半臂在唐朝如此流行,也并非是被看做符合礼制。
奈良正仓院保存完好的唐代半臂,夾纈羅半臂
唐人的半臂江山
唐代纺织业发达,有大量的织锦出土,在新唐书里面还出现过“半臂锦”,一种专门用于半臂的织物。虽然从出土实物中可以看出初唐和盛唐时期,半臂在上层社会中流行,《旧唐书.舆服制》有“女史则半臂襦裙”。
作为唐人爆款服饰“半臂”,也传到了国外。
下图为日本正仓院藏的彩绘狮子花鸟纹半臂,上面的花纹可见浓重的日本本土特色,但款式与唐无异。唐时半臂实物多已不存,只有日本正仓院留下了一些遗珍。
唐锦半臂残件,奈良正仓院藏
半臂在初唐时期十分流行,和当时身穿小袖上衣有关。
而在盛唐之后晚唐时期,衣服逐渐肥大,外穿大袖衫,半臂就无法再穿着在外面了,这个时期半臂的适用范围逐渐缩小了。
到了宋代,半臂依然是一种时尚的穿着,但已经不属于常服之列,男女老少没事的时候都可以穿穿。
南宋曾三异《同话录》载:“近岁衣制,有一种如旋袄,长不过腰,两袖掩肘,以最厚之帛为之,仍用夹裹,或其中用绵者,以紫皂缘之,名日貉袖。”说的就是半臂。
元代半臂仍然盛行,且大多添加装饰,变得华丽富贵。
元代的女子流行穿半臂,有棉、夹两种,所以又叫半袖袄。
但是身量不似隋唐“半袖”衫那样窄,而是比较宽肥。穿这种半袖衣的女子在衣内衬穿有袖的衫襦或窄袖袍。